tel: 13681890621

北师港浸大授课型研究生课程再开新专修——运动、健康与传播专修方向即将开放申请!

发布时间:2023-12-24 人气:180 作者:管理员

北师港浸大授课型研究生

运动、健康与传播专修

招生简章


★ 学校简介 ★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由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于广东省珠海市携手合办,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自2005年成立至今,北师港浸大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独特教育理念的国际化大学,设有工商管理、文化与创意、人文社科和理工科技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和研究生院,在31个本科专业(方向)招生,获批开设9个研究型研究生专业、6个授课型研究生专业。

2024年1月16日,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正式发布《2024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连续第22年发布“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跃居“校友会2024中国合作办学大学排名首位”。


★ 课程介绍 ★

本课程由香港浸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联合开设,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运动、健康和传播等跨学科专业知识技能,并有志投身于大健康产业的专业人才。

北师港浸大研究生院开设授课型课程已达7年,运动、健康与传播专修课程是香港首个为运动与健康跨学科研究和就业做准备的项目之一,开设该课程是香港浸会大学关于健康和创意媒体发展的战略之一,旨在更好应对社会中与健康相关的新挑战。课程不仅汇集了香港资深体育专家,融合了香港浸会大学运动与健康系的专业优势,并将香港浸会大学与北师港浸大两校的传理专业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可以更好地适用于两岸三地。

媒体传播在宣传推广“运动与健康”的生活方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关宣传推广活动以及互动式的媒体创新产品(如健身APP和穿戴设备),有助于推动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正逐渐受到大众关注。疫情期间,运动和传媒的紧密联系显得越发重要,这也成为了社会的新常态。


★课程亮点★

· 课程将与香港浸会大学科研团队(如:健康、药物研发和系统健康实验室)和社会科学学院的研究方向保持一致,旨在培养更多授课型硕士毕业生,以前瞻、国际视野为大健康产业做出贡献;

· 这一开创性的课程,旨在培养在运动、健康管理和传播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大健康产业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 课程为中文授课,并有助教参与小组导修与讨论,辅助学生学习。学生完成至少27学分(9科)后,将获颁香港浸会大学的传播学文学硕士学位(运动、健康与传播专修方向),该学位可于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进行认证。


★ 课程目标 ★

➤掌握体育和健康管理方面的前沿跨学科知识技能,以及健康生活所需的传播与应用沟通技巧、干预措施;

➤精通数据驱动和循证研究方法、运动学和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以及通过参加健康传播和运动管理的相关实践,成为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型健康产业人才;

➤掌握体育和健康行业中的统计分析技能,培养全局思维、批判思维,为解决相应问题提供方案;

➤学习丰富的选修课程,如运动生物学、运动营销、运动心理学以及新媒体传播等,拓宽对健康产业研究的视野



★ 就业前景 ★

➤毕业生可以选择在各种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公益组织工作,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学校、医院、体育协会、健身中心/俱乐部、社区/老年中心等机构;

➤毕业生还将有机会从事体育播音、体育新闻、体育记者、体育营销、赛事策划和体育媒体制作、体能康复调理等相关职业;

➤全日制毕业生享受香港在读学生待遇,可申请两年IANG签证。2年内持IANG签证,不受任何限制地在港逗留及工作,即使转换工作也无需向入境事务处申请。



★ 招生简章 ★

一、适合人群

      具有体育/运动专业背景或传播学专业背景的人士;或其他专业但有意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士。

二、招生对象

持有或即将领取大学认可的学士学位。具有相关专业(如体育教育、运动科学、运动/娱乐/休闲管理、健康相关、传播学)或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申请人将优先考虑。

三、入学资讯

【课程学制】全日制(一年)

                 非全日制 (两年)

【授课语言】中文

【学位证书】成绩合格者获颁香港浸会大学传播学文学硕士学位(运动、健康与传播方向)

四、收费标准

【报名申请费】270元人民币/专修

【学费】150,000元人民币/专修

五、申请系统开放时间

 2024年1月22日起

六、申请咨询

研究生院招生电话:

0756-3677377/3620377

招生咨询邮箱:gstpg@uic.edu.cn

办公时间:

8:30-12:00 13:30-17:00(周一至周五

周六、周日和公众假期除外



★ 申请方式 ★

请登陆网申系统:

https://gsadmission.uic.edu.cn

进入研究生课程申请系统,所有申请材料须通过该系统提交,恕不接受邮寄或邮件等其他方式。


★ 申请材料 ★

①学历证明扫描件

在读证明(大四学生)或大学毕业证、学位证

②大学成绩单扫描件

需教务处或学院盖章,其中需列明全部曾修读的科目及考试成绩。如成绩表未注明均分及满分绩点,则需提供均分证明(中文或英文,盖有毕业院校公章)

③英语能力考试成绩单扫描件

通常情况下,非全英文授课院校毕业生英语成绩要求不低于大学英语四级/六级430分、托福65或雅思5.5;全英文授课院校毕业生可用相关证明代替(2024-25学年的申请不接受雅思indicator、托福home edition或多邻国成绩)

④推荐信

两封带有签名的推荐信

⑤个人陈述

500字以内中英文个人陈述均可

⑥身份证扫描件

双面打印的有效身份证扫描件(境外申请者请提供护照)

⑦其他支持性文件

其它注意事项:

上述材料中英文皆可;

即将毕业的本科应届生可提供在读证明。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一起

返回列表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681890621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3681890621

官方微信小程序
线